PG电子

PG电子APP年终总结:P2P网贷业务模式布局

2025-02-1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pg电子app,pg电子外挂,pg电子接口,pg电子技巧,pg电子下载

PG电子APP年终总结:P2P网贷业务模式布局

  国内早期的P2P网贷平台对接的都是个人贷款,或中小企业贷款,由于征信和风控体系尚不完善,大多数的业务还是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即线上申请、线下风控。由于借款需求不足,上线的产品往往都会被“秒杀”,投资人时常要面临资金站岗的问题。

  在2015年的最后一天,再度审视“P2P”这个词时,却发现它似乎已经包含了更多的意义:一站式理财、消费金融、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股票配资等等P2P平台在这一年里创造出了五花八门的新型业务模式。

  今年以来,P2P行业延续如火如荼发展态势,不过P2P平台的竞争,早已不再局限于交易规模与用户数,拥有了一定用户与流量优势的一线老牌平台,纷纷转型做起一站式理财平台。网络借贷平台转型做一站式综合理财平台有着充分的内部动机:如果只局限于P2P领域,相对来说,空间较小。而当一家平台具备一定实力和竞争力时,为了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人,提升用户粘性,也会进行外延式扩展。对于网络平台来说,“来者都是客”,只要不违法违规,一定会尽力满足顾客需求。

  但转型不是那么容易,平台化的主要难点是要具备优质的流量资源和较强的资产筛选能力,而资管化存在法律争议的问题。只有金融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才能走通这条路。另外,最新的监管文件中,也有提及“不得代销金融产品”的禁止条款。网贷平台转型理财平台的道路,仍然充满变数。

  今年6月10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提出发展消费金融的主张。会议还特别提到鼓励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国内外银行业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一时间,消费金融成为热词,互联网大佬、各路民间资本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这一领域。

  P2P也是消费金融行业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业内人士指出,在数十万亿级的市场面前,基于线上消费场景的阿里、京东等电商固然有其优势,但在线上消费场景之外则是更为广阔的市场,P2P已经是一个重量级的玩家,并不惧和电商竞争。

  P2P平台纷纷试水消费金融一方面是受到政策推动,小额分散的个人消费贷款非常符合监管对于P2P网络借贷的定位,当然零售业务也更好地贯彻了互联网金融“普惠”的精神。但综合来看,消费金融行业还存在信用体系不健全、业务开展成本高、优质借款人难找、业务同质化严重等等难点。

  有研究预计,到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市场规模可达14.98万亿元左右。很多业内人士指出,P2P的下一个蓝海将是供应链金融。

  P2P网贷平台与商业保理公司的合作节约了平台借款端项目开发成本,有利于业务产品线的拓展,带动平台量增。但同时,这项业务也存在应收账款真实性风险、法律风险、重复抵押风险、保障风险等几项运营风险。特别是供应链融资的主要风险集中在核心企业,容易性成自融。

  P2P行业切入供应链金融的另外一种主要模式则是与上市公司合作,为上市公司提供应收账款类融资、信用贷款等服务。在这块领域,不单是P2P平台在寻求与上市公司的合作,不少上市公司也有意借P2P布局供应链金融。

  2015年,互联网金融的“蛋糕”越做越大。根据网贷之家统计数据显示,P2P行业的活跃投资人数从年初的88万人猛增到年底的300万人。资金大量涌入网贷行业之后,也直接导致了另一头的“资产荒”。P2P平台开发新的业务类型,归根到底是为了寻求足够优质的投资项目,满足这一“热钱”的需求。

  在最新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将网络借贷定义为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其中的“个体”包含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未来,网贷平台的创新将会被规范在监管框架之内。产品业务方面的布局,也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大洗牌。

搜索